打狗英國領事館 明日開園
中國時報 呂素麗/高雄報導 2013年11月11日 04:09
重現歷史高雄市政府文化局經過3年修復,將英國領事館辦公室及通往山上領事館官邸登山古道恢復原貌,打造成「打狗英國領事館文化園區」12日將正式對外開放。位於前門的許多歷史雕像,訴說當年的風華。(謝明祚攝)
位於西子灣哨船頭山上二級古蹟「打狗英國領事館官邸」深受國內外觀光客喜愛,文化局花3年時間,將山下英國領事館辦公室恢復原貌,並整理串連其間的登山古道,整體規畫為打狗英國領事館文化園區,將於12日開園,帶領民眾走入逾百年歷史的古蹟群落。
目前開放參觀、大家所熟知的山上領事館官邸,是當時領事居住及接待使節賓客的場所,可遠眺西子灣海景夕照的迷人景緻;而山下領事館則建於哨船頭海濱,為辦公空間使用,並設有巡捕房及牢房;文化局斥資5000多萬元修復完成,帶大家重返1879年領事館全貌。
文化局表示,「打狗英國領事館文化園區」是全台唯一完整保存官邸及辦公室的領事館園區;到今年年底園區門票優惠全票30元、半票25元,民眾可以從山上官邸,經古道走到山下辦公室,園區已委外由古典玫瑰園經營,民眾可在古蹟裡喝下午茶、吃牛排。
文化局昨天舉辦開幕首發下午茶會,由市長陳菊帶領大家從山上官邸走古道到山下領事館辦公室;古道約200多公尺,共127階,由咾咕石、珊瑚礁、花崗石及紅磚建造而成,看起來堅固耐用,相當陡峭。
文化局特地打造一批仿真蠟像,重現當年領事議事氛圍,及當年打狗絡繹不絕的各國人士,並生動呈現史溫侯遇上台灣獼猴風貌,及馬雅各醫治疾病景像。
市長陳菊肯定文化局的用心,她說,唯一的缺點是「花我們很多錢」,不過,很值得。
文化局長史哲激動的說,真正的打狗英國領事館是山下的辦公室,當初一片荒廢,經爭取修護才有今天的面貌。
文化局表示,原本山上領事館官邸每日遊客平均達4000人,未來整個園區開園後,將吸引更多遊客,成為高雄市另一個觀光亮點。
來源:中時2013/11/11
打狗英國領事館 錯了70年才還原
中國時報【李義/高雄報導】2013-12-23 01:26
你去過高雄觀光人氣指數最高的「打狗英國領事館」嗎?答案絕對是否定的,因為,真正的領事館最近才整修完成啟用。官邸誤為領事館、儲藏室當成地牢,錯把馮京當馬涼,錯了70多年!直到最近旅居高雄的英國僑民大衛,抽絲剝繭的追溯,才還原史實。
英國僑民 抽絲剝繭
大衛(David)落腳高雄時,有人告訴他西子灣哨船頭山丘上有棟英國的老建築「英國領事館」,且館內有囚禁犯人的地牢等繪聲繪影傳說,引起他的興趣。
洽公者必須爬上200公尺陡峭的山道才能進領事館,極不合常理;而且,西元1866年,高雄港僅是個小漁村,為何要建造如此壯麗的建築?
大衛決定解開心中的謎團,於是往返英國國家檔案局、大英圖書館並造訪私人蒐藏家,逐漸拼湊還原史實:山上是領事官邸,山下塵封的平房才是領事館。
高雄市文化局說,官邸化糞池僅夠領事夫婦加僕人的「6人分」,不可能負荷眾多職員及人犯使用,也間接佐證了紅樓是官邸而非領事館。
層層謬誤 覆蓋真相
美麗的錯誤應該從1932年說起,日據時期起,把領事館改為罐頭製造實驗的高雄州水產試驗場,台灣光復後,1950年又改為台灣省水產試驗所高雄分所。
在地文史工作者能取得的史料都侷限於日據之後,於是正牌的領事館就被層層的謬誤覆蓋,在山腳下靜靜矗立了80年。
官邸隨著內政部於1987年公告「前清打狗英國領事館」為二級古蹟而聲名大噪。雖然錯,卻不醜陋,更無損於在山頂上的紅磚建築物內,遠眺西子灣落日、俯視高雄港的遊興。
更有趣的是,官邸依山岩高低建築時,於下層闢建的地下儲藏室,被誤為是領事館內關外籍人犯的地牢。
官邸的儲藏室不曾有刑具,更無血腥的酷刑及人犯的哀號,只有歷任領事夫婦的物品如過客般的來去;真正的地牢在山下的領事館內。不過,史實仍不敵網路的繪聲繪影,地牢裡慘無人道的聳人聽聞,仍是遊客的最愛。
來源:中時2013/12/23
Comments
Leave a comment Track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