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屆(2013)人類學營 「體驗當代宗教︰人類學的視野」
Experiencing Contemporary Religions: Anthropological Vision
活動日期:2013-08-06 ~ 2013-08-09
報名日期:2013-04-15 00:00 ~ 2013-05-12 23:00
報名人數:45人
主題:
中研院民族所舉辦人類學營,2013年將邁入第十屆,本屆主題為「體驗當代宗教︰人類學的視野」。主旨在︰以人類學的分析角度,理解「宗教」這個範疇在當代社會中的位置,並進入西方人類學家在台灣宗教探索的知識社會學形構歷程,以深化學員對於台灣宗教人類學處境的理解。
主題「體驗宗教」,有三個層面︰一、進入田野觀察點實際接觸宗教性的器物與現象;二、邀請宗教場域中的實作者(儀式專家、神父、牧師、巫師、資深報導人等)親身與學員交流;三、面對當代真實正在發生中的宗教議題。
課程設計為四天三夜課程,課程涵蓋幾大部分︰一、三峽在地人文與人類學家足跡探詢;二、漢人民間信仰理論與當代文化資產議題;三、全球化情境中的宗教人類學課題;四,當代原住民宗教現況。舉辦時間為2013年八月6日(週二)至9日(週五),舉辦地點為中研院民族所,但其中八月7日田野參訪活動將在台北三峽舉行,並請在地耆老為學員解說。田野重訪,一直是人類學研究中的重要傳統,批判性的重訪,目的在於重新檢視田野研究方法與田野研究關係,進而解構既有研究中隱含性的假設和偏見;變遷性的重訪,則在於考察過去發現的變化,進而由時間因素的加入,而得以從事進一步的綜合與歸納。本次營隊對三峽當地進行田野重訪,能促進學員對於在地宗教現象現實感的掌握,深化台灣的人類學知識與傳統,並能促進人類學與其他學科之間視野上的整合。而三峽當地的參訪(2013年八月七日下午),將以Ahern 1960年代末期進行過深入田野研究的三峽溪南地區為主。
當單純的地方民間信仰,進入現代國家以及全球化過程以後,逐漸成為更大區塊人群自覺性的認同符號,也成為國家建構市民社會基礎的重要資產。但當族群歸屬被賦予了新的文化上的正當性,國家內部也可能產生「文化識別」的新衝突。各種文化識別的創造與形塑過程如何?本土傳統與非本土傳統在其中又扮演著什麼互動性的角色?基督教如何成為台灣原住民認同中的重要元素?漢人宗教的發展與原住民宗教的發展相對照,如何讓我們更清楚的看到歷史轉折點上的台灣,在政治與社會過程中宗教現象所呈現出來的最新樣貌?這又引發出什麼樣的人類學課題?在以上背景下,本營隊除以三峽地區的人類學重訪作為探討的起點,亦希望將有關議題帶入當代發展,並以原住民族群宗教歷程為參照點,以更廣泛的討論族群與國族政治裡的文化與權力議題。
位在台北三峽的台北大學古典文獻與民族藝術研究所,是本屆營隊的協辦單位,將與中研院民族所共同來走入三峽在地人文與認識當代文化資產議題。
報名資訊:
營隊時間:2013年8月6日(週二)~8月9日(週五)
營隊地點:中央研究院民族所、臺北三峽人類學家田野足跡參訪
招收對象:研究所與大學部高年級同學(均含應屆),以人類學與相關人文社會科系為主。
招收名額:錄取45-50名(由主辦單位決定學員名單)
報名方式:申請者請逕自點選本網頁的「前往報名頁面」填寫報名表
報名期間:4/15(週一)~5/12(週日)23:00
繳交費用:通知錄取後,學員需以現金袋之方式繳交報名費1,000元(全程參加者悉數退還)。放棄者另通知其他同學遞補。
主辦單位: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協辦單位:臺北大學古典文獻與民俗藝術研究所
營隊策劃:丁仁傑、高晨揚、林曜同
【聯絡人:林音秀小姐、E-mail:anthcamp@gate.sinica.edu.tw、Tel:(02) 2652-3484】
來源
Comments
Leave a comment Track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