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研究平台

原「台灣史資訊交流站」,並擴大為台灣文、史、社會科學與藝術研究範疇的交流平台。

Browsing Posts published by fiofe

「日本統治下獨立運動與治安維持法之適用:以台灣和朝鮮的比較為中心」2014年國際學術研討會
主講人:淺古弘(早稻田大學大學院法務研究科教授)
主持人:王泰升(國立臺灣大學法律學院特聘教授、台灣法律史學會理事長)
時間:2月27日 15:30 – 17:30
地點:臺大法律學院霖澤館七樓第一會議室
臺大法律學院法律與社會研究中心主辦、台灣法律史學會協辦
來源

台湾の森於菟

森 常治 (著)
単行本: 254ページ
出版社: ミヤオビパブリッシング
ISBN-10: 4863669178
ISBN-13: 978-4863669178
発売日: 2013/10

鴎外の長男・於菟に関する初の評伝。父の印税に支えられた大宮の豪邸を捨て、骨を埋める覚悟で家族とともに赴いた台湾。戦争の中、学生や学問のために誠実に生きようとした彼には、もうひとつ自力で守らなければいけないものがあった。それは父・鴎外の遺稿…。台湾の「新天地」と「父」の間でゆれる森於菟の人生を描く。

第1部(大宮盆栽村から台湾へ;鴎外の渡台と帰日;台湾と細菌学;台湾協会の発足と於菟の渡台ほか)
第2部 補遺編(台湾の風土病等管理状況についての補遺;中日戦争と敗戦をめぐる島民問題についての補遺;於菟以後の台湾大学医学部の変化発展についての補遺)
森常治[モリジョウジ]
1931年、森於菟・森富貴の五男として東京に生まれる。早稲田大学文学部卒業。1971年~2002年、早稲田大学教授。1970~71年、アメリカ・インディアナ州アーラム大学客員教授。アメリカ文学批評、記号学を専攻。現在、早稲田大学名誉教授。詩人(本データはこの書籍が刊行された当時に掲載されていたものです)

來源

【書介】森鷗外家族與台灣

(聯合報╱新井一二三) 2014.02.11 02:20 am

在日本近代文學史上,唯一能跟夏目漱石比肩的文豪森鷗外與他家族,和台灣的因緣很不淺。二○一三年十月,他孫子森常治早稻田大學名譽教授出版《台灣的森於菟》一書,又介紹了至今很少被世人知道的歷史插話。

森於菟(一八九○—一九六七)是鷗外和第一任妻子之間出生的長子,常治則是他五男。森鷗外一輩子身兼小說家和軍醫。兒子於菟則從歐洲留學回來後做東京帝國大學醫學系副教授,一九三六年當台北帝大開設醫學部之際,被派去擔任解剖學講座。這時候鷗外早已去世,可是他妹夫,即日本解剖學開創者小金井良精,極力勸他去台灣。

早四十年,森鷗外跟隨北白川宮能久親王去台灣參與乙未戰爭一事,在台灣有幾年前的電影《一八九五》描繪,在日本倒很少被提到。當然,森家人是一定知道的,再說小金井夫婦的女婿星一(微型小說家星新一的父親)是星製藥公司、星藥科大學的創立者,一九三四年就開張台灣星製藥,用在中央山脈上造林取得的規那(金雞納樹),當時在全力生產瘧疾特效藥奎寧的。該說森於菟很有理由去台灣吧。

森於菟帶領妻子和三個小兒子往台灣出發,同時把父親鷗外的遺物、遺稿等統統都裝在幾個大木箱裡越洋郵寄到台北帝大去了。那時候,在東京團子坂的鷗外故居,還有他繼母和異母妹弟森茉莉、森類住著。可是,常治估計,森於菟似乎有不祥的預感。果然,同一年繼母去世,第二年由於房客失火,鷗外住過卅年的觀潮樓化為灰燼了。

從一九三九年到四一年,以及從四四年到四五年,森於菟擔任了台北帝國大學醫學部部長。太平洋戰爭爆發後,醫學部為防盟軍轟炸,在士林開設了研究所。森於菟就把鷗外遺物、遺稿藏在研究所後山挖的防空洞裡。戰爭末期,醫學部全體師生家屬到大溪避難,在那兒接到了日本投降的信息。四五年十月,台北帝大醫學部翻身為中華民國國立台灣大學醫學院,杜聰明博士當院長,日籍教員則暫時被留用。

一九四七年,森於菟被遣返回日本之際,不能把鷗外遺物等全部都帶著走,於是把九個木箱和內容目錄,托給住進了位於當年東門町北四條,現杭州南路森家舊居的蔡錫圭博士保管。目錄上寫著:書籍、雜誌、書信、照片、死者面型、雙六盤、啤酒杯、勳章等。四九年,於菟通過朝日新聞社向中華民國政府申請送還鷗外遺物而取得批准。五二年,由台灣醫學會負擔費用,在時任警務處長的陶一珊將軍的支持下,在台灣待了十三年的鷗外遺物,終於安全送回日本了。期間,東京團子坂的森家住宅,在四五年的空襲中又給燒掉一次,進一步證明了森於菟預感之準確。

如今在觀潮樓舊址上有文京區立森鷗外紀念館,展出有關鷗外的種種資料及研究成果,包括曾在日本和台灣之間往返過一次的老物件。在《台灣的森於菟》的卷頭和卷末,作者重複寫到:二○○四年,在台灣大學醫學院的大廳裡,由畢業生設置了森於菟的胸像。出於對父親老學生們的感激,本來研究美國文學、符號學的五男常治,寫出《台灣的森於菟》一書來的。相信黃泉下的森鷗外、於菟父子都在微笑著點頭表示肯定吧。

(作者為日本作家)

全文網址: 新井一二三/森鷗外家族與台灣 | 名人堂 | 意見評論 | 聯合新聞網

シリーズ・近代アジアの都市と日本
香港都市案内集成 全13巻
[監修・解説] 濱下武志
[監修・解説] 李 培 德

ISBN 978-4-8433-4392-0 C3325
A5判/上製/クロス装/函入
刊行年月 2013年11月

アジアの中の日本と香港と中国の、関係史研究のための基礎的資料集。現在入手可能な文献、公文書、論文等を最大限収録。

第1回配本 全6巻
第1巻 香港事情概要/台湾、南支那、香港及海峡植民地ニ於ケル 欧洲戦乱ノ影響/香港要覧/香港概観(三井物産株式会社香港支店著)
第2巻 香港事情
第3巻 香港概観(前田宝治郎著)
第4巻 香港通過商業調査報告書ほか
第5巻 南 洋 前編 林金五郎編述(1917年・桐生屋出版部)
第6巻 香港の港勢と貿易 井出季和太(1922年・台湾総督官房調査課)

第2回配本 全7巻
第7巻 明治初年に於ける香港日本人 奥田乙治郎(1937年・台湾総督府熱帯産業調査会)
第8巻 香港・海南島の建設 秀島達雄(1942年・松山房)
第9巻 香港案内/香港年鑑/在香日本人の参考
第10巻 軍政下の香港 新生した大東亜の中核
第11巻 香港関係日本語論文集
第12巻 香港関係日本外交文書及び領事報告資料
第13巻 解説・年表

詳情

同場加映:近代台湾都市案内集成 全20巻

日本統治下、ほぼ全期間に渡り刊行され続けた台湾教育会発行の教育雑誌を復刻!
植民地・台湾における教育制度の実態を一目で知ることが出来る最も基本的な一級資料。

◎推  薦  陳雪玉(國立臺灣圖書館館長)・河原功(一般財団法人台湾協会理事/台湾文学研究者)・春山明哲(早稲田大学台湾研究所客員上級研究員)・又吉盛清(沖縄大学客員教授)
◎原本提供  國立臺灣圖書館、一般財団法人台湾協会、天理大学附属天理図書館

◆体  裁  A5判・B5判/上製本/総約17,000頁
◆価  格  本体702,000円+税
◆収録号数  第129号~第295号(1913年1月~1926年12月)
※明治期(第1号~第128号)はひるぎ社より復刻刊行済み。
◆別  冊  総目次・索引〔大正期・昭和期〕(CD-ROMデータベース付き)
※別冊のみ分売可 19,000円+税 ISBN978-4-8350-7614-0
◆刊  行  2014年1月~2016年10月(全8回配本)

配本数 復刻版 原本 原本 本体価格 刊行年月日
巻 数 号数 発行年月日 ISBN
第1回 第1巻 第129 1913年1月 42,000円 2014年1月
第2巻 ~140号 ~12月 7574-7
第2回 第3巻 第141 1914年1月 92,000円 2014年6月
~第6巻 ~163号 ~1915年12月 7577-8
第3回 第7巻 第164 1916年1月 92,000円 2014年12月
~第10巻 ~186号 ~1917年12月 7582-2
第4回 第11巻 第187 1918年1月 92,000円 2015年6月
~第14巻 ~211号 ~1919年12月 7587-7
第5回 第15巻 第212 1920年1月 92,000円 2015年10月
~第18巻 ~235号 ~1921年12月 7592-1
第6回 第19巻 第236 1922年1月 84,000円 2016年2月
~第22巻 ~258号 ~1923年12月 7597-6
第7回 第23巻 第259 1924年1月 84,000円 2016年6月
~第26巻 ~274号 ~1925年4月 7602-7
第8回 第27巻 第275号 1925年5月 124,000円 2016年10月
~第31巻 ~295号 ~1926年12月 7607-2
別冊

※ISBNは頭に「978-4-8350-」が付きます。

詳情

展期:2013-11-12 ~ 2014-05-18
地點:國立台灣歷史博物館展示教育大樓4樓特展室(臺南市安南區長和路一段250號)

棒球在臺灣,是許多人的生命經驗與共同記憶。

「逆轉勝:臺灣棒球特展」描繪百年來棒球熱潮如何傳播到臺灣,逐漸發展。透過嘉農建立了屬於臺灣人的棒球成就,藉由軟式棒球的普及開展了棒球的社會基礎,最終在一場場的國際賽中,凝聚臺灣人的認同與自信,終而打造了棒球的「國球」地位。

棒球是臺灣最為普及的大眾文化之一,對於臺灣棒球的研究與展示,正足以說明臺史博對於大眾歷史的關注。本特展展出許多珍貴文物與豐富的歷史照片,從早期球具、中華隊出現、到三冠王世代傲人的錦旗與獎座,以及臺灣之光-旅外球員的傑出表現,也透過一幕幕經典球賽影片,回顧臺灣在國際賽的精彩畫面和中職25年來的點點滴滴,並帶大家一同思考臺灣棒球的未來。

世界棒球村:那群打球的孩子們
棒球的起源在何處?在何時?棒球如何從美國傳遞到拉丁美洲,跨越太平洋來到東亞,進而進入臺灣?
這段由19世紀到20世紀的故事,說明了棒球熱情如何蔓延,也定位了臺灣棒球在世界中的位置。

回本壘的路
循著幽暗與光榮的國球足跡,奔馳於回本壘的路,看見臺灣人在棒球運動中,找到自信的歷史軌跡。
「開始的路」帶我們看見黯晦的殖民時代,由嘉農點燃的一點星光,那盞火苗歷經戰後的「轉折」,依靠民間社會的支持,棒球持續普及。紅葉少棒寫下的奇蹟,將棒球帶入高峰,宛如比賽中,攻佔二壘進入「得點圈」,棒球逐漸走向高峰成為國球。然而,耀眼的同時,卻也隱藏簽賭、過度訓練、假球等危機,看似棒球即將終結之際,我們依舊從動人的比賽中,尋得熱情,得以回到「終點 再出發」。

逆轉勝─從嘉農到紅葉
1931年嘉農棒球隊與1968年紅葉少棒隊,在眾人不曾預期不抱希望情形下,打敗對手締造佳績。臺灣棒球史上,勝戰何其多,但嘉農在不曾有過臺灣球員進軍日本時,踏上甲子園球場,而臺東紅葉則以最為困難的條件,力克被認為難以擊敗的對手─日本隊。相同的困境,一樣的匱乏,嘉農與紅葉最終贏得勝利,宛如扳回頹勢的逆轉勝。這樣的故事,發生在1931年,也再現於1968年,更成為臺灣棒球的核心精神。

冠軍的代價
1970年代,我國在世界少棒聯盟舉行的三級棒球賽事中,幾乎連年奪冠,一面面的世界冠軍錦旗,拼接出一段又一段令我們難忘的歷史,成為臺灣人的共同記憶。
然而,我們也付出了沉重的代價,臺灣棒球這四十年來的發展,充斥著菁英培訓、不重學業、賭局操弄等現象,棒球榮耀的背後,有著千瘡百孔的傷痕,值得我們省思。

圓夢 棒球之路
不論城鄉,不分族群,遍佈東南西北,甚至離島
臺灣各地都有群小朋友,
靠自己的力量,熱情、純真、積極的追逐棒球夢
我們應該想想,是否願為這群小朋友
守護一片純淨的棒球天空
讓幼苗在自由快樂中茁壯
走上這條圓夢的棒球之路

來源

李仙得: 臺灣記行

作者:費德廉Douglas L. Fix/ 蘇約翰John Shufelt
譯者:羅效德/ 費德廉
出版社: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出版日期:2013/09/01
語言:中文/繁體
裝訂:精裝
頁數:570
ISBN:9789860380699
定價:NT$1,800

本書將曾任美國駐廈門領事李仙得(Charles W. Le Gendre)1875年所寫〈臺灣記行〉(Notes of Travel in Formosa)英文手稿加以翻譯出版。李仙得於1867年至1875年間在臺灣各自與美國、日本間的涉外事件中,扮演重要且活躍的角色,因此這份手稿的出版,對瞭解當時臺灣的涉外關係歷史具有極重要的研究參考價值。本書除文字外,也完整收錄手稿中所附的珍貴照片、版畫、地圖及水彩畫。

來源

書名:第六海軍燃料廠探索

作者:林身振、林炳炎/黃萬相譯
定價:500元
出版:春暉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10

作者簡介:
林身振,高雄人,1940年生,塩埕國小、高雄中學、成大化工畢,1965年進石油公司,2000年十三等專業管理師退休。台灣化學工程學會前秘書長,塩埕校友會會長。《第六海軍燃料廠探索》推動出版及作者。曾出版《成大吾倆化工情》。網頁:知音樂園。

林炳炎,草屯人,1944年生,草屯國校、草屯初中、台中一中、成大建築畢、國立交通大學管理科學研究所畢業,2009年台灣電力退休。《第六海軍燃料廠探索》編輯及部分作者。曾出版《台灣經驗的開端台灣電力株式會社發展史》、《保衛大台灣的美援(1949~1957)》、《紅毛土技術史在台灣》及《林木順及台灣共產黨的創立》。網
頁:北投埔林炳炎。

譯者簡介:
黃萬相,台南人,1930年生。台南一中、成大機械畢。1956年進石油公司,1995年副總經理退休。《第六海軍燃料廠史》日文翻譯。

本書推介:
鄭重推薦佳作: 此書彌補了在台灣歷史文檔中所流失的重要資料,是一部深入了解[ 台灣早期探勘六燃石化設施開拓史]值得看的好書!(黃森一 美國前氰特 . 凱美拉 . 化學研究部 院士)

身為化工人 當知化工事 (余信雄)

台灣石油工業的發展是建立在日治時期的基礎上。 張炎憲(教授,前國史館館長)

六燃為今天台灣石油化工業的發展奠定基礎,是台灣經濟起飛的動力。王金樹(台灣塑膠公司最高顧問,副董事長)

這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神聖使命」! 吳甲一(94叟,營造業,畫家)

六燃史是撰寫台灣化工史重要的參考資料。 翁鴻山(國立成功大學前校長)

凡走過必留下痕跡。 林俊雄(台灣化工學會秘書長)

從日治時期六燃的建設,能夠了解戰後台灣石油l工業發展及石化工業何以能夠發展。 洪紹洋 (日本學術振興會外國人特別研究員、東京大學社會科學研究所客員研究員,專攻臺灣經濟史與經濟發展史)

珍貴的歷史需要有心人的整理與維護 ! 鄭素娥(文字工作者)

讓台灣石油史典範轉移的一本書。 林炳炎(科技史工作者)

訂購請洽:
作者林炳炎Blog
春暉出版社

喜事連年-臺灣民間史料文物特展

展覽時間:民國102年12月18日至103年6月30日
展覽地點:本館史蹟大樓2樓特展室
開幕典禮:民國102年12月18日(星期三)下午2時
開幕地點:本館史蹟大樓1樓

「人逢喜事精神爽」,這是一句流傳久遠的古詩,「喜事」的認知,每個人可能仁智互見,感受未必會全然相同,雖然如此,臺灣民間傳統上的喜事歸納,有兩種「四喜」版本可以參考。第一種四喜指的是福、祿、壽、禧。福,指幸福而言,凡富貴壽考、康健安寧、吉慶、如意,以及生活圓滿等,乃有「五福」之說。第二種四喜,是「久旱逢甘雨,他鄉遇故知;洞房花燭夜,金榜掛名時」。

歸納兩種四喜之說,喜事雖包含多種意義,而民間認知的喜事,乃泛指結婚而言,考試、壽誕次之。因此本次特展乃以結婚、考試、壽誕為主題。展出之內容,除紙本文書之外,各種儀式之器物、照片,亦配合呈現。

結婚為人生大事,有「大喜之說」,其傳世文物,遠較其他喜事為多。早期臺灣的結婚,充滿著各種繁文縟節,所傳文物亦更為多元。日據時期以來,婚禮的呈現樣貌,隨著時代不斷在演變,特別是表現在禮服方面。日據末期的臺灣,因「皇民化運動」,以及太平洋戰爭的徵兵威脅,婚禮更有新的規範與儀式。

在考試文物方面,清代的科舉行事,對於取中者,相關學署有「捷報」報喜之例,而考中者亦有其誌喜方式,豎旗、掛匾,印製硃卷,分送親友。日據時期,民間仍有類似風氣,且有相關文物流傳。關於壽誕,亦屬喜事範疇,惟多低調,傳世文物較少。

本次特展示內容將依展件屬性分為訂婚、結婚、宴客排場及壽誕等類別展出,史料文物精彩豐富,歡迎蒞臨參觀指導。
來源

2013年臺北市政府都發局推出『臺北市歷史圖資展示系統』深獲各界好評;2014年更進一步推出新版(V.1.1版)。此次改版主要增加民國80年迄今台北市各版次千分之一數值地形圖資料,並針對系統使用介面友善化,提供各歷史圖資測繪相關背景資訊供使用者參考。 該系統提供台北市歷年大比例尺地形圖與高解析度影像,不論圖資精度、更新頻率以及歷史圖層豐富度皆為全台之冠,使用者可以任意套疊組合或比對不同時期圖資,將可以衍生很多樣的加值應用或研究議題。

來源:地圖與遙測數位典藏計畫

展期:2012-07-31 ~ 2013-03-03
開放時間 : 週二至週日10:00至17:00
地點:世界宗教博物館 | 六樓特展區Ⅰ
休館日 : 每週一及除夕、大年初一、二 、三

善書是勸善書的略稱,簡單地說,善書是教人行善去惡,目的是鼓勵讀者承認而且努力地修改個人自己道德方面的缺點,同時盡力為善。只要人們遵循書中的訓誡,努力實踐善行,就能得到上天諸神的獎賞,反之則會受到懲罰。這個基於因果報應或感應陰騭的信念,就是善書道德觀念的基礎。

就道德勸化的層面來說,寶卷也是善書之ㄧ,不過,寶卷的內容除勸人為善外,尚有民間宗教奉持的教義與教主修悟的體驗歷程一面。這二類書籍是近世中國、台灣民間廣泛流傳的通俗讀物,透過宣講、演說、善書與寶卷,影響明清以來中國、台灣廣大人民信仰與行為。所以說,要了解先民的所思、所行,最好的材料,莫過於善書、寶卷。

世界宗教博物館館藏的民間善書寶卷,大約一千四百多冊。種類繁多,計有靈籤,蒙學,通俗佛道經卷等,概分為善書、寶卷與民間教派文獻三類。2010、2012年與南亞技術學院合作國科會數位典藏計畫,將其中六百餘冊善書寶卷進行全文數位化,運用數位典藏的技術及製作,結合文、圖與影音多媒體,以生動的方式,介紹流傳於台灣民間許久的信仰文化,讓典藏善書不受時間限制,被消失、淡忘,達到永續保存文物及其精神的目的;而此數位化資料,亦是特展可運用的素材之一。

依據年代、出版、內容主題,挑選近百件典藏善書寶卷,作為展覽主軸,貫穿四個主題展區,隨之搭配參與式展示手法,活化以文字為主的展覽內容,例如大量運用印版、印章以及互動多媒體的方式,讓觀眾可以在領會古籍智慧的同時,也享受自製筆記手札的樂趣。另外,自六部經典善書寶卷選輯相關故事,將圖文立體化,如同復古式繪本一般,呈現充滿善念與愛的故事,並提供可翻閱全文的複本書。第四展區介紹了台灣第一個印書館,同時也是善書出版事業先驅的「松雲軒」,展現古老的雕版印刷歷程、工具以及珍貴的藏版善書。出口處設置神靈籤詩,聊表誠心善念,終能有所獲得的祈願與主題,當然,別忘了也將籤詩收藏在手札之中。

特展官網:http://www.mwr.org.tw/2012books/